6月20日下午,教師教育(體育)學院邀請了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卡洛斯·托雷斯教授(線上)和香港大學的王丹教授(線上),乐成開展了有關“保羅·弗萊雷教育思想”以及“農村教育革新探索”的學術研討會。教師教育(體育)學院院長張夫偉教授出席線下會議,史和佳博士擔任會議主持。
研討會接纳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開展,線上會議通過ZOOM會議和B站直播間進行直播,線下會議在台州學院臨海校區A5階梯教室開展,會議語言爲中英文同聲傳譯。

會議首先由卡洛斯·托雷斯教授進行主旨演講,介紹保羅·弗萊雷的教育思想,以及其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曆史脈絡。卡洛斯教授指出,保羅·弗萊雷的視角要求人們對現實進行去神秘化的揭示,通過“質疑”來解構社會生活中侵犯性、統治性、暴力性、壓迫性的框架,其中對于教育的要求即是從“填鴨式”轉向“解放式”教育,通過“對話”激發學生追求解放的主體性。隨後,卡洛斯教授從認識論、要领論角度對保羅·弗萊雷的思想進行深入的解讀,強調教育應當逾越價值中立而追求美好的烏托邦理想,從人文關懷、社會曆史和社會文化的角度對壓迫的結構進行解構和批判。

隨後,王丹教授從教育公正問題的定義和表現形式切入農村教育的議題,回顧了城鄉教育在經費、師資、家庭配景、學校、學生流動/留守情況、學業成績等方面的差距,指出了“城鎮化”战略在應對城鄉教育分配性不均衡時存在的不足與缺陷。王丹教授進一步指出,農村教育的改變需要的不只是升學機會的均等,更需要的能夠改善農民生活、建設農村社區、提高農業生産的知識與能力。爲此,王丹教授從産業結構、農産品貿易、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農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深入解讀,將農村危機總結爲“組織渙散”、“生態危機”、“資本壓榨”和“市場壓力”,並指出農村教育的出路必須與“生態農業”、“集體經濟”和“人口回流”的探索結合起來。

兩位教授演講之後,線上和線下的聽衆提出了若幹問題與教授進行深入的探討,其中包罗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,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踐行保羅·弗萊雷的理論,以及我們如何從中國農村教育革新的曆史中吸取經驗。
文:史和佳/圖:史和佳/審核:張夫偉/責任編輯:陳建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