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富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暑期生活,给孩子带去爱与欢喜,7月11日,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(体育学院)“北芳星梦”公益支教实践队走进温岭市城北小学麻车校区开展了“走進麻車小學,走進孩子心裏”主题特色运动。
上午八點,實踐隊的15名實踐隊員已經做好准備,提前在教室內期待了。實踐隊員對先到校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作業輔導,幫助他們及時解答疑難雜題。
八点半,“走進麻車小學,走進孩子心裏”主题运动正式开始。六十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分为两个班,在支教老师的领导下进行“如何制订小我私家暑期计划”的教育运动。学生凭据自身情况设计、展示暑期计划,最后老师对暑期计划进行评比,为相关学生发表奖状,引导学生渡过一个充实、快乐的暑假。

爲真正了解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內心想法、幫助他們排解孤獨情緒,上午九點四十分,實踐隊員將學生以10人爲單位進行分組,開展“說說心裏話”活動,在交流過程中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,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。
“我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在家多多陪陪我,希望他们不要那么累。” “我不喜欢爸爸妈妈老是让我一小我私家呆在家里。” “我最快乐的事就是妈妈带我出去玩,给我买新衣服和洽吃的。”在与孩子的对话中,实践队员了解到孩子们最简朴淳朴的愿望是希望怙恃能多陪伴自己,并以此为契机设计了“心灵驿站”环节,让学生在明信片上写下内心深处想说的话,寄给想寄的人。

主題活動結束後,支教教師協同治理人員帶領學生進入校區食堂,于此舉辦勞動教育活動,通過學習如何包餃子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。活動中,幾名學生体现白昼怙恃都在外事情,只有自己獨自在家,學習包餃子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,還能幫怙恃減輕家務負擔。在品嘗了親手制作的餃子之後,同學們都豎起了大拇指。

正午12點,支教團隊的老師對孩子們進行分班午休治理。午休期間,大部门孩子選擇午休睡覺,也有少部门孩子選擇寫作業、看書。由于學生群體的特殊性,學生家長很少有時間輔導孩子,因此,在午休結束後,實踐隊成員對學生們展開了詳細耐心的教學輔導。答疑過程中,學生大膽提問,老師耐心解惑。
爲了勞逸結合,實踐隊的成員還爲學生們部署了一部有意義的紅色影片《閃閃的紅星之紅星小勇士》。觀影過程中,學生們神情專注,用心感受。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,同學們的內心也時而緊張,時而放松。影片結束後,有些同學還當場表達了自己的觀影感受,熱愛祖國的種子在他們的心底生根發芽。
紅色教育結束後,各班老師給學生介紹了較有特色的溫嶺鄉土遊戲,在講解了遊戲規則後,實踐隊的成員分組帶領同學體驗帶有城北小學特色的各類鄉土遊戲(掼紙板、造屋子、抽陀螺、跳長繩),感受民間鄉土體育的魅力。
一天的活動時間轉眼就過去了,在志願者爲學生們帶去知識和快樂的同時,也用行動爲孩子們種下了對未來的憧憬之夢,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有了前進的偏向和目標,爲追逐夢想而不斷努力。雖然,一天活動的內容是有限的,但是志願者的愛心是無限的。
實踐隊隊長陳思妤体现:“我們隊伍有來自各個專業的學生,希望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把知識和學識教給同學們,讓同學們學會如何制定暑期計劃、自主學習,在暑假能夠有所學習、有所收獲,度過一段充實的時光。總書記對我們青年寄予厚望,希望新時代的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爲己任。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,可以和基層一線的學校、學生一起分享我們的所學,在這個暑假,燃燒我們的青春,更好地回饋社會。這一天的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作爲一個大學生應盡的義務和責任,讓我覺得不枉此行。”
實踐隊隊員王晗筱体现:“在這充實的一天中,我們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深入溝通、了解了他們的想法和真實的內心,對我有很大的感觸。在這段時間中,我們與學生教學相長,收獲頗豐。”

點點星火,鑄就你我,用愛傳遞知識,用心傳遞夢想。雖然支教課的時間是有限的,但志願者的愛心是無限的,愛心支教“讓知識在傳遞中永恒,讓愛心在行動中彙聚”的宗旨將會一直流傳下去。